当前位置: 首页 > 华大故事 > 正文

在“科学的春天”里绽放

——华中师院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的成果追忆

编辑:档案馆(校史馆)时间:2019-01-10

1978年3月18至31日,盛况空前的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扫清了“文革”后科学技术发展的障碍。郭沫若在大会闭幕前发表的题为的书面讲话中,用“科学的春天”来总结这次全国科学大会在我国当代科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华师的科研成果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宛如春天般的绽放:共获四张奖状,涉及三项科研成果。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现场(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我校获奖情况

院系

获奖项目

获奖类型

物理系

大屏幕电视组

先进集体奖

油膜光阀外光源黑白大屏幕电视

合作完成奖

化学系

新农药水胺硫磷

完成奖

生物系

钩端螺旋体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长江三峡和湖北神农架自然疫源地调查

合作完成奖

1978年4月10日,《华中师院》校报头版刊登我校全国科学大会获奖喜讯

1977年10月学校群英会合影,前排右一华中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开蕊,前排右三华中师范学院临时党委书记白瑞西,前排左二先进集体标兵代表、化学系新农药水胺硫磷研究室张景龄,左四是先进个人标兵、生物系教授、系主任李琮池,后排左二是先进集体标兵代表、物理系大屏幕电视研究室李谟介

一、油膜光阀外光源黑白大屏幕电视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黑白小屏幕电视机还是稀奇物件,大屏幕电视更是遥不可及。1970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电视专业会议上,决定以“大会战”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彩色和黑白电视技术集体攻关。

在全国电视大会战的背景下,当时的华中师范学院接受了研制油膜光阀外光源黑白大屏幕电视的任务,并成立了电视攻关组。经过几年的攻关,逐个攻破光阀管、电子枪、阴极、油、线路等关键技术点,终于在1974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油膜光阀外光源大屏幕黑白电视机。

大屏幕电视机图像清晰度测试,画面不稳定让研究陷入低谷

当屏幕首次出现黑白图像时,攻关组一片沸腾,但随之而来的图像画质不高、稳定性不够的问题再次让攻关组陷入困境。经过反复的图像测试,攻关组终于找到“油膜成像”的规律:当“油”的工作温度过高,油膜便会偏薄,图像则发灰、层次不够;当“油”温过低,油膜偏厚,图像就会出现亮边一样的轮廓——油膜的温度对成像质量尤其重要!

大屏幕电视图像测试,画面清晰、稳定且立体

油膜光阀外光源黑白大屏幕电视机的特点是:屏幕大、画面亮、图像对比度高,用途广泛,投影距离可达35米,银幕达4.5*6平方米,可供数千人同时收看。试用一年期间,大屏幕电视在我校露天电影场试放了46场,期间还成功转播“为周恩来总理灵车送别”画面,观众达数十万人次,观众最多时一场近万人。

大屏幕电视机整机

赶在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前夕,1978年3月油膜光阀外光源黑白大屏幕电视第三代样机研制工作顺利完成,其改进体现在:一是提高了图像质量,消除了图像“勾边”现象,即使在显示复杂图像的细节、文字和黑白变化很大的图像时,都完全没有亮边;二是采用了集中控制的方法,操作使用较为方便,在正常放映时,可以由一个人操作线路控制柜工作;三是部件布局比较合理,结构比较紧凑,缩小了主机的体积和重量;四是提高了整机工作的稳定性,在闭路系统放映时图像清晰稳定。

工作人员操作油膜光阀外光源黑白大屏幕电视第三代样机

1977年8月,油膜光阀外光源黑白大屏幕电视第三代样机被运往北京,参加全国电子工业学大庆展览会,首次亮相大放光彩,给予我校电视攻关组全体同志极大的鼓舞。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华中师范学院大屏幕电视组被授予“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

1978年大屏幕电视组全国科学大会奖状

同年3月,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授予华中师范学院物理系大屏幕电视组“湖北省科学技术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1978年我校物理系大屏幕电视组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工作先进集体

教育部积极推动华师大屏幕电视科研成果的推广,1978年11月29日-12月3日,受教育部科技局委托,由我校和北京大学共同主持召开“大屏幕电视科研协作座谈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现上海师范大学)和我校代表共24人参会。代表们听取了我校代表关于油膜光阀外光源黑白大屏幕电视研制情况的介绍,参观了学校大屏幕电视实验室,观看了大屏幕电视收放情况和采用大屏幕电视进行电化教学的试验表演,华师大屏幕电视研究成果在行业内迅速推广。

(华师物理系大屏幕电视研究室)

二、新农药水胺硫磷

1978年1月27至28日,华中师范学院召开了“文化大革命”以来全校第一次科学报告会,汇报学校近年来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以专业学术报告的形式,总结交流了科研工作的经验。

1978年1月,华中师范学院首次科学报告会

华中师范学院临时党委副书记刘丙一同志在大会上作报告,描述了当时学校科研热气腾腾的景象:“‘十一大’发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战斗号召以来,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观测落实党中央关于召开科学大会通知和省委的决定,信心百倍,干劲倍增,坚持抓纲治校,抓纲治科研,团结战斗,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科学研究呈现一派热气腾腾、大干快上的崭新局面。”

刘丙一同志在大会上作报告

农药硏究室负责人张景龄同志在我校1978年召开的科学报告会上报告了新农药水胺硫磷研制的可喜成果。早在1977年,农药研究组在化学系党总支的领导下,制订了一年的向全国科学大会献礼科硏计划和三年科硏跃进规划,并且准备着手制订八年和二十三年农药硏究的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规划。

化学系库房摆满了各种实验耗材

化学系农药硏究室坚持“洋为中用,学中有创”的原则,在前两年合成、小试的基础上,进行了水胺硫磷的扩大试验,摸索出一套较优的工艺条件,将国外专利中的两步反应合成一步,提出了“水相一步法”工艺,在中间体水扬酸异丙酯生产中,采用两段升温法,从而缩短了工艺流程,简化了设备,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农药硏究室还进行了“三废”分析工作,提出了“三废”处理的初步方案。

农药硏究室负责人张景龄同志等人正在做实验

经过三年的大田试验,新农药水胺硫磷被证明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残毒的优良农药品种。1978年即由国家批准,投入中试生产。同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上授予华中师范学院化学系“新农药水胺硫磷”“作出重大贡献的科研项目完成奖”。

新农药水胺硫磷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状

新农药水胺硫磷是华师农药化学研究所首先在国内研制成功并实现商品化生产的有机磷农药新品种,在全国有多家专业化工厂生产,不仅在国内销售,还出口国外。

三、钩端螺旋体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

“钩端螺旋体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长江三峡和湖北神农架自然疫源地调查”科研项目,是由我国著名的动物学家、生态学家夏武平先生主持的。夏武平(1918-2009),河北邢台柏乡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前所长、名誉所长,中国兽类学会和学会期刊《兽类学报》的创始人,中国兽类学和啮齿动物生态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之一,一手创办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

夏武平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急性传染病。钩体病的流行地区很广,我国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最为严重。农民、渔民、屠宰工人等感染机会多。钩体病的流行有3种类型,即稻田型、雨水型和洪水型。

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垦荒田、围湖造田、洪水泛滥、内涝等因素造成钩体病大规模流行,引起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医学院校和科学研究单位的广泛重视,7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钩体病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积极参与该项调查研究中。1978年3月,“钩端螺旋体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长江三峡和湖北神农架自然疫源地调查”科研项目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受到表彰,项目合作完成者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也被授予“作出重大贡献的科研项目合作完成奖”。

1978年3月,“钩端螺旋体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项目主持人夏武平(前排左四)参加全国科学大会

“钩端螺旋体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长江三峡和湖北神农架自然疫源地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国危害最大的主要宿主动物是啮齿动物——黑线姬鼠、黄胸鼠、黄毛鼠、褐家鼠和猪、犬、牛等家畜。正是因为项目研究成果的不断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显著下降,暴发流行也较少见。

三项科研成果,见证了前辈们朴实刚毅的精神传承,也见证了学校在1978年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的辉煌,更激励着我们在“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背景下奋发有为、再创佳绩。

(作者: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