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一定会与它所在的城市,产生某些关联乃至于血脉联系。特别是从历史的视角来窥视这种联系时,故人、故事、故地必定是无法绕开的内容。故人难评,故事难说,但故地却易寻。谈及华师昔日的所在地,想必“昙华林”一定是首先脱口而出的词。老武昌的东北角,那里有文华大学礼拜堂、神学院、文学院、理学楼,有翟雅各健身房,还有榆园、朴园。不过除此以外,华中师范大学还曾在哪些地方留下过历史的雁痕呢?
今天,就让馆君首先带着大家故地重游一番,看看华中师范大学曾在武汉哪些地方留下过足迹,这些地方如今又变成了哪般模样。
翻开过去那段久疏问候的历史,你会发现,彼时的武汉还远不如现在的大。譬如武昌城的最东边,甚至还没有跨过如今的武昌火车站。若是将如今桂子山主校区的大致范围在老地图上标注出来,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偏远的郊区了。
华师大在老武汉(原图为1912年《江夏(东乡)汉阳(南乡)图》,来源:《武汉历史地图集》)
在华中师大的众多前身中,文华书院(文华大学)的位置最为我们所熟知。在1909年《武昌省城最新街道图》中,还清晰可见图中所标注的“文华书院”。
1909年《武昌省城最新街道图》中的昙华林街区(地图来源:《武汉历史地图集》)
从图中可以看到,文华书院选址于花园山以北的位置,也即昙华林街区,这里除了文华书院,还有多所学堂也位于此处。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汉口被列入了增辟的通商口岸。1861年汉口正式开埠以来,英、法、俄、德、日等国的资本纷纷涌入。除了在汉口设立租界以外,外国的银行、工厂、教会、医院等也迅速发展,开始遍布武汉三镇。正是受到汉口开埠的影响,外国教会开始在武昌择地建校,张之洞等也先后在昙华林兴办了众多新式中、小学堂,由此形成了以教育为主的街区。
在图中文华书院、圣公会的东南方向,还可以看到一所同仁医院,这所医院曾经也是由文华书院开办的,后来从文华独立出来,改名为同仁医院。这所医院后来发展为武汉市第三医院。
此后,由文华书院发展成立的文华大学,以及多所学校合并组建的华中大学也都位于昙华林。时至今日,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院内仍然可以看到当初留下的众多建筑。
如今的文华大学礼拜堂
如今的翟雅各健身房
1924年,文华大学、武昌博文书院大学部、汉口博学书院大学部合并组建华中大学。
其中,博文书院在1885年由英国循道会创建,当时位于武昌长街书院巷,1901年增设神学班和师范班。1907年增设大学课程,分大学部与中学部,并迁至大东门武珞路。1924年,大学部并入华中大学。
长街为如今解放路的一部分,在1883年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北起司门口,经过南楼向南延伸,并从督署开始折向东。“芝麻岭”“兰陵街”“长街尾”都属于长街的一部分。
1883年《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中的长街(地图来源:《武汉历史地图集》)
书院巷为长街西侧的一条巷子,清末成巷,1885年前后还没有巷名(《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中亦无标注)。1890年,张之洞于武昌营坊口都司湖畔创建两湖书院,加之附近又有一所经心书院,该巷因此得名“书院巷”。如今的书院巷并不起眼,但依然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它。
在彭刘杨路与张之洞路之间的解放路中段,即可找到书院巷
如今的书院巷巷口
至于大东门武珞路,这个名称到现在都一直没有太大变化,可以很轻松地在地图上找到。当初博文书院所在地,如今已是武汉市第十五中学。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
而博学书院由英国伦敦会在1899年创建,最初位于汉口花楼街居巷一茶箱厂旧址。建校十周年时,学校主楼在汉口郊外韩家墩奠基,自此分为中学部、师范部、神学部和华英部。至1924年并入华中大学。
花楼街是汉口保存时间最长的老街之一。过去的花楼街实际上有前花楼街、后花楼街之分,两条街平行排布。随着市政建设,前花楼街成为了如今的黄陂街,后花楼街则成为了如今的“花楼街”,并进一步延伸到了大兴路。如今的花楼街江汉路口至民生路一段,便是过去所谓的“后花楼街”。
(原)前花楼街、后花楼街如今的所在地(依据1933年《新汉口实测详图》、《武汉三镇地图》)
居巷就位于后花楼街上。居巷实际上是“猪巷”,武汉话里的“猪”就读若“jū”。之所以叫“猪巷”,是因为当初的猪行多设在靠近江边码头的花楼街、江汉路一代,各地运猪的船抵达码头后,船工或码头工人会沿着一条由江边通往花楼街的小巷把猪赶紧市内落行。于是,这条因赶猪而出名的通道,就被称为“猪巷”了。后来随着城市发展,猪巷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变成了适宜安居的“居巷”。(据《武汉地名志》记载,巷名改为“居巷”发生在抗战胜利后)
1866年,杨格非就曾在居巷建立了汉口仁济医院。到1899年时,他又在仁济医院一侧创立了博学书院。如今,花楼街还叫花楼街,但居巷早已不叫居巷。居巷曾于1967年改名为“团结巷”,1972年因此巷衔交通路,又改名为了“交通巷”。
居巷的大致方位
博学书院在建校十周年时,为了祝贺杨格非50周年金婚,学校主楼在汉口郊外韩家墩奠基,即位于今硚口区解放大道汉西一路。随着博学书院大学部并入华中大学,这里后来发展为了如今的武汉四中(博学中学)。
原博学书院内的建筑(如今非常完好地保存在武汉四中校园内)
原博学书院旧址(今武汉四中)
我校另一前身中华大学,最初可以追溯至陈宣恺创办的中华学堂。1910年初,陈宣恺租用武昌府后街周福阶的民宅为校舍。府后街因位于武昌府署北(坐北朝南)而得名。府后路后来与另一条路合并,改名为自由路。
1883年《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中的府后街,南边为武昌府署,东南边为户部巷(地图来源:《武汉历史地图集》)
自由路(原府后街)
1912年,陈宣恺呈请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湖北省都督黎元洪,请求将湖北粮道旧署划拨给学校作为校舍。该地位于今武昌粮道街,现为文华中学校址。获批之后,学校的预科部和专科部在新址续办。后来,女子部另租校舍于昙华林续办。
文华中学(旧址为原中华大学校区之一)
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也是我校的前身之一。1948年,中原大学在河南宝丰县大白庄成立,同年迁往开封。1949年武汉解放以后,中原大学南迁武昌。1949年12月,中原大学教育学院成立,成立之初,暂借华中大学和圣诺瑟医院之一部作为校舍。1950年6月,迁至武昌千家街原武昌高中办学。1951年7月,教育学院另觅新址,选定在昙华林华中大学附近。然而在新址动工不久,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便与华中大学合并,搬迁至华中大学校园办学,校舍修建工作也由华中大学改制委员会接管。
在中原大学教育学院并入华中大学后,中南工农速成中学在原校址续办,此即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原千家街校园。
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中南工农速成中学、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旧址
经过数次合并,到1953年,我校已发展为华中师范学院,此时我校校址位于昙华林,但昙华林校区容量已经严重不足,于是开始另觅新址。当时,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划拨喻家山以北6000余亩土地作为学校建设用地。我校旋即开始勘测,绘制了草图,制定了兴建计划并购置了部分基建材料。然而,武汉市城建委否定了我校的设计和动工报告。原因是喻家山在当时属于武汉的边远地区,交通、水电给市政建设带来了困难。这一点从1952年的《武汉市扩展市界图》上也可以看出——桂子山虽然位置也偏远,但仍处于当时的“现有市界”之内,相形之下,喻家山则偏远许多。
桂子山、喻家山在1952年《武汉市扩展市界图》中的位置(地图来源:《武汉历史地图集》)
经过我校再次呈报,武汉市政府最终决定调拨以猪头山、桂枝山为腹地的成片土地给学院进行新校区建设。就这样,我们来到了桂子山,于是有了如今的桂子山山民。后来,我校历史上还有湖北省立教育学院、中南民族学院、湖北大学等多所学校并入,碍于篇幅,馆君就不多做介绍了。
最后,馆君将学校的前身与如今的桂子山放入到了同一张地图上。如果哪一天你忽然想要寻觅华师故地,相信你一定用得着。
(作者:肖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