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华大故事 > 正文

半世韶华 华“医”依旧

华大校医院的前世今生

编辑:档案馆(校史馆)时间:2019-07-05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上的医疗机构发展至今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它由20世纪40年代的医务室、20世纪50年代至1985年的卫生科发展演变而来,1986年正式建立医院,1990年迁至本址,1996年被批准为一级甲等医院,2004年加挂“华中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匾。华中师范大学医院建筑面积7200多平方米,分南楼、中楼、北楼3栋楼。

桂子山早期的医务室(现杜鹃广场北)

一、 医务室和医务所

1939年3月,华中大学西迁至云南大理喜洲办学,教学条件艰苦,只得利用当地现有建筑来安排教学场地。初到喜洲,华大师生生活艰苦,生活条件简陋,水土不服,春天时疾病在师生中流行,学校没有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当地医院缺少人手,几乎谈不上医疗保健,最近的医院也在19.5千米之外的大理,有几个教职员的孩子因耽误治疗而夭折。

1939年9月,新学期伊始,情况有所好转。有位名叫麦泽的德国流亡医生以及一位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中国医生加入了华中大学,这些医务人员的到来使华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1942年夏季,大理地区霍乱流行,但华大无一人感染。

1953年,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学校设有医务所。1954年,为凸显“预防为主”的原则,华中师范学院的医务所增设卫生保健站,经过三年的发展,为进一步满足师生预防和保健需求,卫生保健站建筑面积得以扩大。

据熊应煌医生回忆:20世纪50年代的华师医务所,只有20几名工作人员,要担负全校师生的医疗保健工作。那时大家都有着你追我赶的工作干劲,在本职工作中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工作不谈条件、劳动不计报酬。

1954年卫生保健站成立(校报报道)

1957年,武汉爆发了大流感,病人多时近百人住进隔离病房,每个病人都得到医护人员的精心关爱和积极治疗,病人们很快康复。全体医务人员通过共同努力,阻止了流感进一步扩散。

医务所所长王新贵在庐山修养时锻炼身体

20世纪中叶,华中师范大学承担了一些重大社会建设任务,比如:1954年武汉的大防汛、1957年东西湖围垦、1959年修筑汉丹铁路等等,师生们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其中医务人员承担着双重任务:既要参加一些劳动,又要为劳动大军的健康保驾护航。

1957年校医院建设文件

20世纪60年代初期,正逢国家困难时期,粮食资源紧张,卫生保健工作异常艰难,既缺药物又缺少营养品,肝炎、浮肿、妇女闭经、肺结核都成了高发病。当时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国家要求对有关病人给予照顾,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仍然给一些病人供应适当的凭票并自办农场给病人补助粮票。这些措施都对医务人员有效防治疾病的蔓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 卫生科

由于学校发展需要,同时为推动医务所医疗技术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校医务所升级为卫生科。卫生局已经核准了卫生科有30张病床,每张病床都有粮、油、鱼、肉等粮油副食供应。那时的医务人员秉持着把每个病人当做亲人的宗旨,以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己任,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

1974年,尽管卫生科病号增多,任务极为繁重,但科室依然做好开门问诊的医疗服务,医护人员经常身背被包,手提药箱到工厂、农村、部队巡回医疗。

改革开放后,华中师范学院的发展迎来了明媚的春天,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也在稳步地前进。此时的卫生科已经拥有60多张病床,许多药品实现了按病床计划供应。

保健医生正在给幼儿体检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卫生科进一步明确了后勤工作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方向。1979年卫生科在西区设立医疗站;1985年为进一步方便病员就诊,校卫生科在校内设立巡回医疗点。

20世纪80年代航拍的校医院

早期校医院针灸科龙善甫医生正在给病人推拿

早期校医院内科门诊

三、 校医院

1989年,校卫生科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经卫生局审批通过,我校卫生科升级为校医院,病床规模达到100张,并拥有了内科、外科、五官科、口腔科、中医科、皮肤科、康复理疗科、智障门诊训练、大学生心理门诊、放射科等科室。为解决B超声波设备装置距医院较远,给患者带来不便的问题,校医院又于1990年添置B型超声波设备。

在校医院飞速发展的时候,许多教职工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支持校医院的发展,历史系熊铁基教授,数年如一日地将家里的桔子皮、广柑皮晒干后积攒起来,送到校医院中药房配药。校园内常有小贩来收购桔子皮,可熊教授不愿卖钱。医护人员对他这种关心校医院工作的精神非常感动,并对教授表示感谢。他却说:“校医院是自己的医院,这是我应该做的一点小事。”同时,为最大程度地利用医疗资源,校医院的大夫还自制了不少中药制剂。

校医院化验室旧址

图为中药房大夫在自制女贞子糖浆

1996年,为给1000余名退休人员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校医院设立“老人优先就诊室”,同时建立了老年人病历档案,定期为退休人员做全面检查。

1997年校医院搬迁新楼,校医院新楼分门诊部、住院部两幢,均为三层结构,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1997年1月15日,武汉市卫生局组织评审团到医院对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人员素质、财务、后勤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评,最后一举达标,被评为“一级甲等医院”。

1997年新建的校医院位于华师时称的“夹皮沟”

2004年,校医院被上级卫生主管部门选定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治试点单位”。全武汉市大专院校仅此一家获此殊荣。

2006年校医院作为洪山区受检单位代表之一接受湖北了省卫生厅的检查,为洪山区获得“省级中医药特色服务示范区”的称号做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校医院根据老干处提供的学校老同志的家庭困难情况,于2007年初制订了对学校高龄“空巢”老人进行上门服务工作的计划。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落实,医院成立了以内科医师为主的专班,通过上门出诊、电话问候等形式进行送温暖服务。在一年时间里与多位老同志建立了联系,为一些行走不便、有困难需求的老同志提供了送医送药等上门服务。

2007年11月份,院党总支围绕方便“空巢”老人服务这一主题,开展特色党日活动。党员带头,全院职工参加,上门出诊了130位老同志,对学校“空巢”老人的需求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今后推进此项工作打开了良好的局面。以2007年为起点,校医院不断推进此方面的工作,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做好老同志的医疗服务工作。

老人优先诊室后改为心血管门诊

2007年校医院也注重与学生团体合作。党总支多次与大学生团体联合开展各种大型活动,围绕学生关心的问题开展了医疗卫生常识、公费医疗管理指导等大型义诊宣传活动。学生团体的参与,扩大了宣传力度,强化了校园内人人讲健康的氛围。

2013年,校医院扩建,建筑面积7200多平方米,分南楼、中楼、北楼,并对3栋楼进行了功能布局。

《华中师大报》《师大在线》先后以“校医院创先争优、温暖空巢活动温暖人心”“校医院在推进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活动中创先争优”、“是医生、更是亲人——校医院组建家庭医生团队之后”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长江日报》《湖北日报》、凤凰网对校医院的健康教育宣传、公益晚会和家庭医生团队作相关报道,“真诚服务师生,真情温暖社区”的服务理念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扩建后的校医院大楼

扩建后的校医院门诊大厅

80年来,校医院承载了许多动人故事,它将继续陪伴着华中师范大学的师生们走过漫长岁月,为一代又一代华师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代沁泉 邓艺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