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华大人物 > 正文

春蚕到死丝方尽

——记校友李丽华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

编辑:档案馆(校史馆)时间:2019-01-16

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渴求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她淡薄名利、甘于寂寞,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许多山区贫困的孩子圆了求学的梦,成为学生高尚人格的楷模,她就是我校著名校友李丽华。

李丽华生于1928年,于1947年至1949年6月在就读于华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化学系,1948年10月加入中共地下党,成为华中大学第一批学生党员,任党支委,联络员。

她生前担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管理工程系的系主任等职,也是管理与经济学院创建人之一,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9月离休后仍然担任许多社会工作,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李丽华教授在职期间,既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也是一名出色的教师和学者。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出版过多种书籍,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主持过国家大型项目,她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尝试,大胆实践,推行“启发式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差异化培养和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以她所带的8503班所说一二。

一.开辟第二课堂

1.组织“周五社会实践活动”。她认为,教学不能纸上谈兵,于是利用周五到周边的小企业去实习和调研,让学生在实际中去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2.组织“周末游览活动”,云南是个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针对石林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并造访景区周边的单位和个人,让同学目睹老百姓是怎样利用民间手工工艺先富起来的,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3.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对于来自五湖四海成绩各有差异的学生,她组织他们以各自的民族特色进行文艺表演,既加强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4.设置“学习进步奖”。为了很好地鼓励后进学生奋发向上,除了每一学期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之外,她还设立了“学习进步奖”以鼓励那些学习不断进步的学生

二.“启发式教育”专题讨论

李丽华教授对于所上的“政治经济学”“行为学”“业企业管理”等课程,从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碰到一些有疑问的观点,如“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与社会主义国家有何不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霸王别姬’的悲叹”等就在班上展开讨论,既活跃了学习的气氛,也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

三.破解毕业生分配难题

在二十年前,毕业生大多都是硬性分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遭遇专业和特长不匹配的尴尬境地。针对学生对未来的迷茫和用人单位对复合人才的渴望,李教授带着学生去企业、工厂实习和考察,并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将好的企业引进与学生见面、交谈,并将优秀的学生推荐给他们,现在这些学生都已成为社会精英。事实证明,她当初的做法不但解决了分配难题,而且为学校和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李丽华教授情系桃李,教书育人,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爱感化学生,以至于在退休许多年后甚至在病榻上还在和已毕业的学生一起商量成立扶贫基金会和出版论文集的事。

“春蚕到死丝方尽,焟烛成灰泪始干。”在她的一生中,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和痴情,因为热爱,她微笑着写下希望而擦去功利;因为执著,平平淡淡的讲台成为她人生的最大舞台。

注:许多内容根据口述档案整理而成。

附:杨丽华教授捐赠档案三份及本文作者与李丽华教授合影一张。

当时华中大学的进餐券

当年被通知参加中共中央华中局人民代表大会的函

李丽华教授华大留影

本文作者与李丽华教授的合影

(作者:刘美文 周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