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在教育部获立案的私立大学之一,是华中师范大学三源之一。学校坚持“民主办学、尊重学术、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师生思想活跃,学术风气自由,吸引了大批优秀青年,使学校成为著名的新文化运动中心和五四运动湖北地区最早的响应者。
1910年,陈时的父亲陈宣恺创办的私立中华学堂招生。次年,武昌起义爆发,中华学堂停办。
1912年5月13日,中华学校于中华学堂原址挂牌复办。此后每年5月13日即为学校校庆纪念日。1912年8月,中华学校预科部、专门部、女子部和原设中学招生,9月正式开学。
1913年,陈时动员父亲与伯父陈朴生捐田产、白银、官票、书籍等,筹办大学。
陈时(1891—1953),湖北省黄陂县陈家中湾人。1907年留学日本,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教育家
中华大学校训
1923—1924年,陈时支持本校学生开办平民夜校,特邀知名学者二十余人主讲;发起成立“湖北省平民教育促进会”;主持创办湖北省平民教育试验学校。
曾在中华大学演讲或授课的知名学者有: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辜鸿铭、杜威、杜里舒、魏宸组、黄炎培、邹恩润、泰戈尔、徐志摩、张君劢、马寅初、孙洪芬、月霞法师、章太炎、黄侃等人。
1934年,中华大学毕业生合影
1938年10月,在日本侵略者的进逼之下,中华大学被迫迁至宜昌小溪塔。不久再次辗转迁徙,于1938年12月下旬借得重庆南岸下龙门浩禹王庙复课。
1939年,中华大学师范专修科第八届毕业生合影于重庆
1946年夏,中华大学从重庆回迁武汉。9月,中华大学于武昌粮道街原址举行了新学年开学典礼。
1949年,中华大学学生会第一届系级代表合影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全面开展,是年9月,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完成了对中华大学的改制。